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變與不變發表時間:2019-08-20 08:04 8月9日,工信部辦公廳發布《關于組織開展2019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并同期發布《2019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實施方案》,這意味著新一年度的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正式啟動。 據悉,圍繞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將聚焦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信息物理系統(CPS)、工業互聯網大數據應用服務、工業電子商務、中德智能制造合作等方向,遴選一批試點示范項目,探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業態和新模式,增強制造業轉型升級新動能。 《通知》同時提出,2019年的試點示范內容包括6類17項,每個申報主體只能申報一個項目,每個申報項目所涉及的試點示范方向不超過2類。相關方向已獲得試點示范的項目不得重復申報,中德智能制造合作方向不接收僅購買產品但未進行技術轉化吸收的項目。 試點示范,是行業主管部門進行管理創新,落實行業管理職能的重要方式,尤其對于行業新生事物、新的發展動向,不失為一種積極穩妥的管理辦法。事實上,在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的總目標下,具體到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領域,不僅入圍的企業名單完全不同,年度實施方案更會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微調,以適應技術變化及市場和管理需求。 “開展試點示范項目年度檢查與效果評估,認真總結實踐經驗,宣傳推廣典型做法”,這正是試點和示范的意義所在。這也是近年來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的不變之所在。 但是,不變的就是變化。制造業本身在不斷發展,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也在不斷迭代,行業主管部門如何根據這種變化,調整試點示范的領域,最大化發揮政策效能,是每年試點示范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內容。 自2016年5月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來,制造業與互聯網的融合,在頂層設計層面逐漸完善,在具體落實層面,速度逐漸加快,在融合深度上,逐漸拓展到業務、管理、生產制造、產品研發等領域,為制造業轉型升級不斷注入新的數字化元素。 2017年7月,工信部公布共70項試點示范項目,其中包括工業云平臺19項,工業大數據服務品平臺14項,工業電子商務平臺13項,信息物理系統(CPS)7項,行業系統解決方案17項。2018年8月31日,工信部公布的試點示范項目共125項,包括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50項),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12項),重點工業產品和設備上云(15項),信息物理系統(14項),工業大數據應用服務(11項),工業電子商務平臺(14項),中德智能制造合作(9項),其中,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首次納入。 從最新發布的《2019年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示范實施方案》來看,相比此前的融合方案,今年的試點示范實施方案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是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依然處于重要位置,但2018年的“面向新模式新業態的新型能力建設”方向,變為“面向數字孿生的數據管理能力建設”,顯示加大對數字孿生的關注度。 二是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的變化。2018年“工業互聯網平臺解決方案試點示范”科目,包括平臺建設系統、數據采集、工業企業業務上云、工業APP供給能力提升四個方向。今年,科目調整為“重點行業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包括離散行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與流程行業重點工業互聯網平臺兩個方向。思路上更注重行業屬性。 三是2018年的重點工業產品和設備上云試點示范,從今年的方案中取消,轉而體現在工業互聯網平臺試點示范中。 四是信息物理系統,工業大數據,工業電子商務以及中德智能制造合作試點示范,在具體的試點示范內容層面沒有大的變化,顯示出這些項目處于相對穩定的發展狀態。(來源:中國工業新聞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