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邊主義不是美國經濟的保護傘發表時間:2018-03-24 08:29 【轉自 人民網】 美國總統特朗普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并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并購。這是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對中國發起的“301調查”結束后所作的決定。 美國政府似乎欲借此舉“平衡”中美貿易逆差,但美國政府錯看了中美貿易關系的實質,導致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國自身,單邊主義貿易工具不僅不是美國經濟的保護傘,更會自傷。 美貿易逆差問題在自身,增加關稅行不通 去年8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宣布,依據《1974年貿易法》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調查范圍包括中國在技術轉讓、知識產權等領域的政策和做法是否不合理或具有“歧視性”。 “301調查”始于冷戰時代、世貿組織成立之前,被認為具有濃重的貿易單邊主義和霸權主義色彩。在調查中,美國身兼警察、檢察官、陪審團、法官等多重角色對貿易伙伴施壓,懲罰力度一般比反傾銷、反補貼措施更強。 美國政府繞過世貿組織,借這一過時的條款對中國發起貿易調查,一開始就遭到中方堅決反對。但美方仍堅持將“301調查”進行到底,并于22日宣布依據該條款對華采取貿易措施。 根據美國總統特朗普當天簽署的備忘錄,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在15天內制定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的具體方案,并將就相關問題在世貿組織起訴中國;美國財政部將在60天內出臺方案,限制中國企業投資并購美企。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有美國媒體稱,將被征收高額關稅的中國商品可能涉及服裝、鞋子、電子產品等1000余種。 美方對華采取貿易舉措的意圖很明顯——縮小貿易逆差。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21日在美國國會表示,“保護知識產權對美國經濟至關重要,這也許是為實現‘貿易再平衡’采取的最重要的舉措了”。 特朗普22日表示,他認為中美貿易中,美國受到“不公平”對待,并再次提到美中存在巨大貿易逆差,并稱他必須改變這一切,捍衛美國利益。 過去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府不斷渲染美國與他國的貿易逆差問題,并認為責任在他方。許多經濟學家認為,這種看法是一種誤判。就中美經濟而言,導致大額貿易逆差的根源在于美國自身,對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不是解決之道。 美國智庫布魯金斯學會中國問題專家杜大偉接受美國 “政治”網站采訪時表示,特朗普政府特別關注“貿易不平衡”問題。貿易平衡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宏觀經濟變量。對美國而言,儲蓄率低是產生貿易赤字的重要因素。 美國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羅伯特·羅斯的看法與杜大偉相似。羅斯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去年美中貿易逆差創紀錄,這是經濟因素導致的。“中國人儲蓄率高,美國人低,我們買的東西比中國人多,過度消費最后出現貿易逆差,能通過政策甚至貿易戰來縮小嗎?” 希臘前財長、經濟學家瓦魯法基斯在英國《衛報》刊文說,近觀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一個尷尬的事實是,超過一半都是由美國企業自身造成。包括蘋果在內的許多美國公司在中國制造商品,再出口到美國,并將利潤通過復雜的方式在海外避稅。另有很大一部分逆差是因為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限制高科技產品對華出口造成。 貿易不是單行道,美商界憂慮利益受損 美國特朗普政府2017年上臺后,在貿易方面采取強硬政策。今年以來,美國政府開始把強硬言論化為行動。本月初,美國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已經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特朗普的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辭職、全球股市一度普遍收跌、歐盟等美國的貿易伙伴開始發出報復威脅……國際輿論對于美國可能觸發全球貿易戰的恐懼與擔憂甚囂塵上。 《紐約時報》認為,美國人對中國商品的消費量十分可觀,相比對鋼鋁產品征收高額關稅,美國對大量中國商品征收高額關稅影響可能將更加深遠。這也令美國商界十分憂慮。 美國商會、美國信息技術產業理事會等代表美國大企業的45家貿易協會聯名向政府請愿,敦促不要對中國征收關稅,警告如強行征稅將損害美經濟、消費者和競爭力。 沃爾瑪、梅西百貨、百思買等25家美國知名零售商則聯合致信美國總統特朗普說,對中國產品加征關稅將導致服裝、電子設備等消費品價格上漲,這將損害美國消費者尤其是工薪階層利益,也將擴大貧富差距。 《今日美國》報援引美國全國零售商聯合會總裁馬修·謝伊的話說,相關措施會影響就業、增加經商者的不確定性和美國民眾的生活成本。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稱,或許此次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貿易行動是為了兌現競選承諾,但最終的結果會是創造更多就業還是扼殺更多新的就業機會呢? 美國波士頓學院政治學教授羅伯特·羅斯認為,中方已經表明,中國不怕打貿易戰。中國有這樣的底氣,因為中國有巨大的國內市場和非常穩健的經濟。“我們應該記住兩點: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價格低廉,幫助提升了美國人的生活質量,令我們受益;大量美國公司在中國得到了豐厚的利潤”,美中貿易關系不是“單行道”。 中方不愿打貿易戰,但絕不怕貿易戰 作為世界第一大和第二大經濟體,中美經濟依存度高、互補性強,中美經貿關系的本質是互利共贏。近40年來兩國貿易規模增長了232倍,雙向投資累計已經超過2300億美元,2017年中美貿易總值達到3.95萬億元人民幣。 杜大偉認為,特朗普誤讀了美中關系的實質,如果觸發貿易戰將嚴重傷害美國經濟。 美國信息技術創新基金會近日發布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如果美國政府對從中國進口的信息和通信技術產品征收25%的關稅,將令美國在未來10年損失約3320億美元。 CNBC稱,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近日將美國2018年經濟預期增速從2.5%上調至2.7%,2019年的預期增速從2.1%上調至2.4%。但如果其他國家對美國加征關稅采取反擊措施,將影響美國經濟增長前景。近來,多個民調顯示,愈加緊張的貿易氛圍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一大威脅。 在從事貿易爭端咨詢服務的律師威廉·馬歇爾看來,對于美國的關稅舉措,如果中國要回擊,桌面上擺著很多選項。路透社認為,若中國采取措施,首先受傷的將是美國農業。美國每年對華出口價值約140億美元的大豆。在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中,幾個農業大州都是特朗普的票倉。 中國不愿打貿易戰,不會主動發起貿易戰,但中國堅決捍衛國家和人民利益的決心不應被低估。 中國商務部新聞發言人23日就美“301調查”決定發表談話說,美方無視中方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的事實、無視世貿組織規則、無視廣大業界的呼聲,一意孤行,這是典型的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此舉不利于中方利益,不利于美方利益,不利于全球利益,開了一個非常惡劣的先例。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我們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系拖入險境。 23日,中國商務部還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并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