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加碼撬動人工智能萬億藍海 風口還是泡沫?發表時間:2018-09-11 08:58 【轉自 通信信息報】 全球人工智能領域規格最高、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強的專業會議之一“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于9月17-19日在中國上海舉辦。 此次盛會將全方位權威解讀AI發展趨勢、展現世界人工智能最前沿成果以及展望世界人工智能未來10年圖景,對推動全球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起到了很好的助力、引領作用。人工智能再度引起全球各個國家、產業界高度的關注與聚焦。 政策加碼支持撬動萬億藍海 2018世界人工智能大會將以“人工智能賦能新時代”為主題,以“高端化、國際化、專業化、市場化”為辦會方針,分為論壇峰會、特色活動、展示應用、創新大賽四大板塊,重點突出“產學研用投”相結合的辦會方式。大會期間,將舉辦近20場主題論壇和峰會,并集中打造一批集成式、多樣化、區域性的AI浸入式體驗,將成為大會亮點。 我國一直以來高度重視人工智能。自2016年以來,我國先后出臺《“互聯網”人工智能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十三五”國家科技創新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去年12月,我國出臺《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以信息技術與制造技術深度融合為主線,明確未來三年產業發展的重點和目標。 賽迪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16.9億元,比2015年增長52.8%。據工信部統計,目前我國人工智能技術發展水平基本與世界先進國家同步。過去兩年,我國新增人工智能企業數超過前10年的企業數總和,人工智能企業總量居全球第二。 按照規劃,我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到2030年共分三步走。其中第一步,也就是到兩年后的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發展到2.0時代,人工智能產業競爭力進入國際第一方陣,同時,培育若干全球領先的人工智能骨干企業,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時下隨著基礎計算設施、深度學習算法、大數據等技術持續突破,下一個時代必將是人工智能,“人工智能+”已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人工智能應用加速落地 目前人工智能在行業應用正加速鋪開,在家居、汽車、無人系統、健康、安防、智慧城市等方面的應用日益普遍,促進各行各業進步,拉動國內產業鏈增長。 首先,機器人市場發展迅速。機器人產品在線下零售店、家庭兒童教育、養老陪護及家務工作等多種場景落地迅速,市場快速成長,如教育機器人、掃地機器人市場;其次,醫療健康領域,人工智能助力醫學專家攻堅克難,在語音錄入病歷、醫療影像分析健康管理、藥物研發等方面,都有顯著成效;金融領域人工智能應用場景廣泛,從身份認證、智能風控到資產管理、投資分析研判,人工智能與金融領域相輔相成,進一步提高行業安全性。 在未來,人工智能領域將以“AI+行業”的方式逐漸全面展開,將給各行業帶來較大的轉型升級,提高各行業智能化水平,改善企業的盈利能力,帶動各行各業的發展。 根據埃森哲今年發布的報告《人工智能:助力中國經濟增長》預測,到2035年人工智能有潛力拉動中國經濟年增長率上升1.6個百分點。 風口還是泡沫? 2018年,AI再次迎來了發展歷史上的“大年”。這一年,AI成了資本、人才聚光燈下的寵兒,各類企業和應用遍地開花,收獲了無數掌聲和贊揚。但如同此前大火的虛擬現實、共享經濟一般,AI泡沫化的質疑也隨之而來。 時下資金大量涌入,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貼上人工智能標簽,引發人們對人工智能泡沫化的擔憂。一哄而起,可能導致人工智能處于無序低效的重復建設中。以往的大煉鋼鐵、射流技術、可控硅(晶閘管)器件就是這樣,現在的新能源汽車、機器人產業園、無人機開發等也是如此。如今這點在人工智能產業領域也屢見不鮮。當前,創投界存在盲目追捧,不顧領域自身發展程度,或利用人工智能來包裝概念等現象。由此產生的盲目創業和投資問題雖非主流,但仍有可能傷害整個行業的健康發展。《2017 年中美人工智能創投現狀與趨勢研究報告》指出,2017年中國和美國倒閉的人工智能公司有近百家。 人工智能的發展不能為“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也不能一味“趕風口”,要扎扎實實打好基礎,針對實際業務場景,充分應用算法、算力、數據的積累,以求產生實際效果給社會帶來確實收益,才有真正的未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