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從三體智能革命說起發表時間:2018-09-14 10:35 [轉自第一工程機械網] 日前,由第一工程機械網和清華大學聯合舉辦的“清華大學智能裝備工業大數據技術應用高級研修班”第一次課程圓滿結束。此次課程授課老師都是智能裝備和大數據領域的權威專家,院士水平,講課內容精彩紛呈。受限于保密要求,我們僅整理出部分可以分享的內容,以饗讀者。這篇文字是我們根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技術中心首席專家寧振波教授的演講整理而成。 未來十五年后的先進制造業是什么? 當前,我國正在從數字化制造向網絡化制造和智能化制造邁進的過程中。實行的是“并行推進、融合發展”的技術路線。在這個過程中,既然我們的目標是智能制造,那么我們一定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智能制造?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研究一下未來的產品生產模式將是怎樣的? 可以預見,未來的智能制造是時間、空間和人機一體化的便捷制造,不受時間、地點和設備的局限,這樣的制造將大大提升人類的制造能力和生產力。 德國工業4.0之父、德國工程院院長,原SAP公司董事長——孔翰寧先生說,要實現智能化必須具備三個主要的前提條件:便宜的傳感器、數字化一切可數字化的事物、網絡化鏈接一切可連接之物。這是我們的物理世界到虛擬世界的必由之路。 新一代智能制造是人與信息物理系統的有機結合 新一代智能制造的難點在于:如何利用軟件系統進行有效的建模和仿真。 未來制造業的三大技術 從上圖可以看出,上面是簡單的傳統制造業的技術核心流程,而下面是未來制造業的新的流程,是基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的精確設計、優化生產以及準確試驗。 概況起來,智能制造的本質是軟件化的工業技術,用軟件定義生產體系,是對生產關系的優化重組。 在9月17-20日,該研修班的第二次課程將在清華大學開啟,學員們將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同時還將赴江蘇常州,對農機領域國際巨頭在華公司——愛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進行實地考察交流。屆時我們還會分享精彩的課程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