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機械配件庫存:模塊化產品設計減少庫存浪費發表時間:2022-09-17 15:40 這些年中國工程機械品牌產品升級很快,根據故障信息迅速更新零部件,根據用戶反饋對產品做出改變,當然這是中國企業的優勢,但有時候處理不好,優勢也可能變成問題。 快速迭代產品是一把雙刃劍 一位配件店老板告訴我,他最近報廢了幾十萬死庫存,都是十幾年來因主機廠改型而積壓的老舊配件。經銷商和配件店里很多呆滯庫存都是因設備改型造成的,很多主機廠在設計變更和產品改型后,并不會回購老配件。 結果,經銷商和配件店就不得不承擔因此造成的損失。其實,讓經銷商和配件店為主機廠產品設計的缺陷買單,這是極不公平的做法。可惜,主機廠有絕對的話語權,下游合作伙伴也只能被迫接受。 A品牌的國產裝載機很少改型號,給人的感覺是設備不夠時尚,科技感不足。B品牌裝載機正相反,經常改型,外觀越來越時尚,還采用一些新技術,但是可靠性卻經常出問題,這可苦了他們的經銷商。為了保證排除故障的及時性,他們采購了不少配件總成放在倉庫里,當主機廠更換了部件供應商后,這個故障也慢慢消失了,可經銷商庫里那些配件卻變成了“固定資產”。 相比起來,A品牌經銷商的日子要好過得多,產品成熟,配件穩定,SKU數量少,現貨率高,還很少積壓。產品快速迭代的原因之一,是設計不夠成熟,其副作用則是容易造成配件庫存的積壓和浪費。 海外市場配件庫存風險更大 配件庫存問題在海外市場更加突出。當中國品牌進軍國際市場時,我們是從國際大品牌手里搶客戶。為了保證服務及時性,常常是“兵馬未動,糧草先行”,設計部門的技術專家會提前列出幾十項可能出現故障的關鍵零配件,投放到當地市場作為配件初始庫存。 結果常常不像人們預想的那么美好,幾年過去了,90%的配件初始庫存還靜靜地躺在倉庫里,造成了嚴重的浪費。可是當產品出現故障時,又經常出現缺貨,只好緊急空運配件到海外,不僅成本高昂,客戶還不得不停機等待,造成了嚴重的客戶抱怨和負面口碑影響。為什么會出現這種庫存“錯配”的情況? 首先,海外市場交貨期長,目前全球貿易90%左右靠海運完成。受新冠疫情影響,遠洋航運充滿了不確定性,成本暴漲,船期準點率僅30%至40%,連正常年份的一半都不到。因此,對庫存現貨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海運船期準點率受到新冠疫情很大影響 第二,技術專家給出的配件建議清單完全是基于經驗,而非故障數據,考慮到海外交貨期長,建議的配件庫存安全系數更大,浪費也更嚴重。 第三,建議庫存的關鍵零配件多為總成,并非維修中經常使用的二級配件,例如:一旦拆下一個噴油嘴用于故障維修,整個發動機總成就無法工作。出口機型很多都是根據客戶需求量身定制,批量小,個性化程度高,放置配件庫存很可能會呆滯,不放庫存又容易出現缺貨,常常讓企業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由于缺少出入庫數據,專家只能根據經驗來做庫存計劃,服務部希望配件越多越好,財務部要求控制成本,這讓他很為難。 解決庫存錯配問題的鑰匙 僅依靠經驗不可能做好庫存計劃,企業必須積累故障數據,畢竟沒有人知道得比數據更多,永遠不要低估配件業務的可重復性。河北天遠公司就分析和挖掘了大量的設備故障數據,例如:大型、中型和小型挖掘機平均第一次柴油機停機故障時間分別是多少,從而提出設備延長保修期的政策,及時準備好維修配件,做到算出故障,算出客戶。 但是,海外市場設備和故障數據有限,出口機型與國內機型差別又大,如何用中國市場的海量故障數據幫助海外市場呢? 這就要求中國品牌進行產品模塊化設計,例如:挖掘機的行走、回轉和執行機構等模塊采用成熟設計,國內和海外市場相同,這些模塊的故障數據就有了參考價值。海外產品的區別主要在柴油機和控制系統,還有一些輔具配置不同,如果能夠從柴油機廠家拿到故障統計數據,將會幫助企業提前做好配件庫存計劃。 配件需求最大的仍然是那些保養和易損件,通過收集不同產品的故障和配件需求信息,哪些零件在什么時間段容易發生故障,確定排除故障所需維修包,客戶配件需求數據等,就能幫助庫存計劃做得更準。 我們已經進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時代,可很多企業仍然不重視數據,大量的產品IoT數據仍然處于閑置狀態,沒有數據挖掘我們就無法預測故障,故障維修所需配件沒有提前準備,就難以保證服務的及時性。 粗放的管理手段早已過時,配件庫存的供需錯配是很多中國品牌在海外市場的最大痛點之一。試想一下,如果我們放到海外的配件庫存90%都被浪費掉了,企業又如何滿足客戶需求?企業賺到的配件利潤恐怕還不夠覆蓋呆滯庫存損失,中國品牌又靠什么在海外立足呢? 所以,從今天開始改變產品設計模式,收集和分析故障數據,才能真正做到有備無患,做好客戶服務,才能讓中國品牌走向世界。 |